以上就是科技进化的 13 种趋势,但它们并不是全部的外熵推力,期待随着对宇宙的了解,我们能够加入更多的方面。
可以以这份清单为基础,比较两种互相竞争的科技,看哪一种有利于比较多的外熵特质。最能持续下去的科技是倾向能最大幅度增加多样性、知觉能力、机会、共生主义、普及程度的表现方法。
这些趋势是科技体的系统纠结产生出来的倾向,趋势的动力宛若月球的引力,微弱却持续不懈,几乎感觉不到,最后却能拉动海洋。过了数代之后,这些趋势变成人类热衷的事物、一时的风尚和财务趋势搅动的噪音,朝着某些根深蒂固的方向推动科技。
五、无限的旅程
我们倾向于认为人类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,但科技体已经赶上了它。
我们心智的力量只能通过刻意的自反省才能略微增强,对于思想的思考也只能让我们增加一丁点的智慧。然而,科技体的力量却可以通过对其自身的转化性质的反思,使自身的力量无限增加。新的科技可以更加容易地发明更好的科技,但我们不能说大脑也是如此。
科技的主导地位并非来自人类心智,而是根源于与那些将星系、行星、生命和心智引入存在的相同的自组织。它是始于大爆炸的巨大非对称弧的一部分,并随着时间流逝扩充为愈发抽象的非物质形式。
现在,这道弧正在缓慢地从物质和能量古老的规则中不可逆地解放出来。
有一条很独特的自我繁衍线把宇宙、生物体和科技体绑成同一项创造。科技体不是生物的敌人,而是生物的延伸。人类不是这条轨迹的顶点,而是自然和人为之间的中间点。不管喜不喜欢,我们都站在未来的支点上。
风吹草长,自有历史以来,人类就坐在野外的树荫下寻求启蒙。但宇宙何其大,蕴含的秘密无穷无尽,需要形形色色的智力才能明白它。
科技强化了人脑想要让所有想法融合的冲动,加快了全人类之间的联系,也为世人提供所有想象得到的方法,以便领会无限。
没有人能突破人性的极限;没有科技能捕捉科技的所有承诺。要集合所有的生物、所有的头脑、所有的科技,才能让现实显露。包括我们在内的整个科技体必须全力以赴,才能发现必要的工具,让世人大吃一惊。
让我们以人类学家劳伦・艾斯礼的一段话结束这篇文章:
把目光从银河中移开,看向身体中那一大群为达成某些不可能的任务努力不懈的细胞,这让我们想起人类,这些穿过冰河世代的自我制造者,望向镜子和科学的魔法,当然他们并不只想看到他野性的面容和自己。他来,因为他心中渴望聆听,要寻找已经超越他的领域。
这是一趟无限的旅程。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链闻News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此文由 比特币官网 编辑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:首页 > 比特币行情 » 理解凯文·凯利,理解科技想要什么,重新理解区块链